查看原文
其他

激活“耕读人家”“小引擎”,跑出乡村振兴“加速度”!

南川融媒体中心 南川发布 2024-01-01



耕读人家
乡村振兴的“文化粮仓”

轿子山产业园“耕读人家” 图源:区委宣传部


农家书屋是村民的“黄金屋”,近年来,我区深化农家书屋改革创新,延伸农家书屋的服务触角,探索打造“耕读人家”,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,深入推进全民阅读,助推乡村文化振兴。




打开书屋的“门”

把“耕读人家”建在群众身边

懒懒山谷“耕读人家”开展读书活动。图源:区委宣传部




在南平镇懒懒山谷自然农场一隅,有一间面向村民开放的“书房”,名为“耕读人家”。


为什么叫耕读人家?“耕”即指耕地、耕作,是村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内容;“读”指的便是读书、学习。目的就是让大家在从事农业劳动间隙,不忘读书学习。


书屋里,村民张成敏正在翻阅着与玉米种植相关的书籍,“眼下地里的玉米正是打药除草除虫的时节,抽点时间到农家书屋看看书、补充点技术知识,很好。”


张成敏告诉记者,现在书屋就在家门口,大家不仅养成了读书的习惯,还学到不少实用的知识。这里有很多农业技术有关的书籍,如今偶尔遇到种养殖方面的问题就会到书屋来看一看,寻找解决办法。


事实上,像这样的“耕读人家”我区有40个。


石溪镇盐井村村民在“耕读人家”看书。记者 陈钰垚 摄


据了解,我区按照“人在哪里,书屋就设在哪里”的原则,在民宿、农家乐、文化中心户、中小学校、养老中心、电商服务点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农民居住密集、活动集中的地方打造“耕读人家”,将书屋设在群众经常去、乐意去的地方,创新打造“耕读人家”。


我区把书屋设在群众经常去、乐意去的地方,创新打造“耕读人家”。图源:区委宣传部


同时,建立“耕读人家”户连网特色小家,由原阵地负责人作为家长,本地教师、大学生、新乡贤、文明户、退休老同志、热心读者等文明实践志愿者作为家人,负责日常管理、活动组织,让书屋的“门”开在群众有空闲、想阅读的时候。




提升书籍的“质”让“耕读人家”贴合群众期盼

观音岩驿站“耕读人家” 图源:区委宣传部




三泉镇观音村的观音岩驿站“耕读人家”里,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,分类明确,整齐有序。


书籍内容涉及农业实用技术、农村致富经验、法律、文学艺术、健康养生等,也有孩子们喜欢的绘本、漫画故事、文学名著,满足各个年龄段村民的阅读需求。


“我们这里的书除了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书籍外,更多的侧重于种植、养殖、加工等农业科技生产方面的技术书籍,满足乡村科技能手、种养殖大户等读者群体的需求。”观音岩驿站“耕读人家”负责人刘吕说。


农家书屋为村民提供了阅读和学习的平台,是乡村振兴的“文化粮仓”,除了要建好“屋”,更要选好“书”。


在书刊选择上,我区以“农民喜爱”为准绳,探索构建起品类丰富、贴合群众的农家书屋内容供给体系,将图书馆和书店借、售热门书籍作为选配书目重要参考,在书屋设置“读者意见建议簿”,由村民们“点单”喜欢的书籍,让村民们成为选书主体,为每个“耕读人家”配备书目300余种。


随着互联网发展,“无纸化”阅读方式渐渐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我区通过“农屋+”,在“耕读人家”增加数字化阅读产品和音乐、电影等多媒体服务供给,大力推广“书香重庆”“学习强国”平台,引入海量化、多样化数字资源,建设互联网有声图书馆,汇聚上万册精品图书供村民扫码收听。


大观原点“耕读人家”开展读书活动。图源:区委宣传部


大观镇大观原点“耕读人家”链接重庆图书馆,开创乡村图书室,成为重庆图书馆大观原点分馆,该馆建筑面积约2800平方米,设有阅览室、电子阅览区及多功能影音区,藏书4000余册,全部向读者免费开放。


同时,我区还利用定期全民阅读活动和“流动的南小图”志愿服务,推动出版物在各农家书屋和“耕读人家”每季度流转,让“一本书一村看”变成“一本书全镇看”,提高图书的利用率。


增添阅读的“味”将“耕读人家”融入群众生活

民宿里的“耕读人家”。图源:区委宣传部




农家书屋是推进全民阅读深入农村的重要平台,我区拓展“耕读人家”阅读活动组织形式,增添全民阅读的新味、农味、趣味,让“耕读人家”潜移默化融入群众生活。


通过招募大学生志愿者,打造“阅读+假期校外课堂”,在寒暑假开设传统文化、书画、棋艺、朗诵等“课外兴趣班”,根据农村地域和文化特点,深入挖掘石溪镇盐井梯田耕读文化、冷水关镇楹联文化、大有镇山歌文化、乾丰镇采茶文化等,因地制宜开展“梯田夜话”“石牛播报”“茶香润农”等“土味”阅读活动。


寒暑假里,孩子们在书屋里一起学习。图源:区委宣传部


“耕读人家”,不只是书屋,更是农民群众学文化、长技能、强本领的“黄金屋”。


“耕读人家”把村民们聚在一起学政策。资料图


在石溪镇盐井村,常常在村里的溪美手工工作室“耕读人家”聚在一起,“百姓名嘴”刘建红不时在这里组织村民和游客开展读书活动、理论宣讲,从党史知识、时事政治,再到民法典、农技知识,用乡音乡语传递党的声音、回应群众关切。


“农闲时,辖区村民到这里读书看报,看专题技术讲座视频;农忙时,这里更成了村民学习农业知识、传播先进文化的‘小讲堂’,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技术、学本领、涨知识。”刘建红说。


据了解,我区整合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者,打造“金大嫂”“好声音”等21支理论宣讲队伍,在开展“百本好书送你读”“好书分享会”等全民阅读活动基础上,在“耕读人家”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微宣讲,让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

同时,整合农技专家、致富能人等队伍,开设周末“技术大讲堂”,以“理论+实操”的授课模式,指导农户解决生产技术难题,助力知识型、技能型农民培育。


“耕读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”。全民阅读不仅让农民群众在“家门口”获得知识,更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致富信心,不断激发着乡村振兴活力,为乡村振兴赋能。




END



大家都在看赞!2023年“新时代好少年、好老师、好家长”是他们!
提醒︱面对高温,生活中这些物品也要注意“防暑降温”
漫画解读②︱公民健康素养66条之基本知识和理念篇



记者:刘晓娟

编辑:罗苑瑜 汪叙含

责任编辑:金大洪

值班总编:任北川

总编辑:李如军

声明:本公众号内容注明原创内容,系南川发布原创作品,版权归南川发布所有。若要转载,请在后台留言发起授权申请,获得明确授权认证之后,方可转载发布。否则视为侵犯版权。


求分享求收藏求点击求在看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